首頁 > 單車世界 > 單車智識篇《Part 70》Enduro賽事

單車智識篇《Part 70》Enduro賽事

上載日期:2019-12-12


單車智識篇《Part 70》

Enduro賽事

 





      距離2013年第一場Enduro國際賽事EWS面世已第五個年頭,你加入耐力賽大軍了嗎?這項山地單車賽在世界人氣竄升速度甚快,必然有它的過人魅力,筆者就是其中一個入坑例子。列入每年必去的清邁耐力賽舉行在即,頂著思鄉之愁,給大家做個關於Enduro的分享。





      山地Enduro賽起初是參照電單車耐力賽而設計的,逐漸演變成地區之間的正規賽事,有別於單一賽道上競速的速降賽。每場Enduro由不少於四個賽段,使用至少三條不同路線組成,以下坡為主,混合少量平路或上坡,比例大概為8:2,採用逐個輪流出發的形式,排名以所有路段衝線時間的總和計算。而前往不同賽段之間的上坡路則為不計分路段,只設定了一個關門時限,在時限內到達下一個出發點即可,因此選手們有足夠時間為下一個路段作準備。若不幸遇上壞車情況亦需要靠這段空檔修理,未能於限時內順利到達下一站就會被取消資格,需要下次再戰了。





      山地單車賽的形式各有特色,XC注重心肺功能及攀爬能力,DH需運用較多技巧。相比以上兩個專項,Enduro是較全面的運動,既需要應付一些丘陵路段,良好的節奏掌控及心肺功能必然加分,下坡雖然不及DH路線陡峭,但面對複雜的天然山地環境,仍然有大量障礙物要跨過,難度不容小覷。加上一天要完成數個賽道,每條路難度不一,挑戰車手的耐力、記性、技巧及意志。在香港甚少這種合法路段,難以體驗數站連接順暢的流程,因此在外國能於短短幾天內玩夠本,十分過癮。





      由於Enduro賽發展日漸成熟,為應付比賽路段的車款推出市面後,車手們紛紛使用她出賽,早年使用AM、FR、甚至以DH車轉「雙餅」的景象,不再出現。Enduro車款的避震行程達160mm以上,車架角度比AM車激進,重量一般在30-35磅(13.63-15.9kg),下坡穩定之餘,也不失靈活度。很多品牌的Enduro車均有不錯的口碑,如Yeti的SB165、Santa Cruz的Megatower或筆者現役的伙伴Orbea Rallon,有興趣可自行再作比較。





若賽車就位了,下一步要如何備戰呢?以下為大家整理了幾個貼士。

(一)熟習不同路段
      由於比賽只有一兩天試路,每個路段基本只會踩一次,在陌生的地形上隨機應變的能力十分之重要,建議在港訓練時需刻意選擇不同的走線,為可能經過不同的路段提供模擬練習的機會。
(二)提高有氧能力
      這項十分重要!要幾天內不斷於整個山頭上下游走,除了肌力鍛鍊,心肺的負荷亦不少,有氧能力不是短期可練成的,需要經過長時間訓練才能累積建立,因此馬上開始訓練吧!最簡單的方法是跑步,如果有室內單車訓練台,就可知道自己的FTP讀數,在zone2至zone3踩45分鐘以上,一段時間後亦能見成效。
(三)基本單車急救技巧
      在比賽期間,你的機械師未必能隨行,因此你必須掌握大部份可能發生而又可修理的部件急救技巧和帶齊裝備。不單止要懂,礙於時間限制,還需要動作快!
能結識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車友,一起品嘗當地美食、談笑、喝喝啤酒,休息過後繼續比賽。與其說是賽事,這樣的氣氛稱為歡樂車聚更貼切,幾天旅程很快結束,一邊回味一邊備戰,很快又到下一次賽事了!